第6章 先生 (第3页)
得益于十多年来的闯荡,虽然身形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,但却熬打得足够坚韧,因此一直干活并没有让他感觉疲累,反而有一种活在当下的充实感。
随着黄昏的到来,两亩多一些的麦田终于收割干净,当王治驾着马车再一次赶回来的时候,王大根夫妻已将剩下的麦秆提前抱到田埂上堆着。
三人协力共事,一齐将最后一些麦秆搬到牛车上,今日的劳作便算落下了尾声。
恰在这时,郭行儒又过来了,刚冒出个头便喊道,“治哥儿,我爹叫你去我家吃饭!”
王治笑笑,知道为了什么,答应道,“你等等,我这儿忙完先。”
王大根也说道,“这剩下一些活交给我与你大姐便好,直接过去吧,里正他们家应该还没忙活完。”
这番话却是让王治主动去帮忙,好要一些过冬的粮食。
王治遂没有多待,辞别两声,跟着郭行儒往西面山丘去。
越过山丘,便看见郭里正一家正在麦田里忙碌着,除了他妻子外,还有个十多岁的瘦高少年,应该是郭行儒的哥哥。
三亩多的麦田还剩下大概半亩,郭里正夫妻正在割麦,郭行儒哥哥则在后面搬麦子。
“小哥,来得正好。”
郭里正抬起头喘口气,刚好看见王治过来,笑道,“累不累,不累的话就来帮个忙?”
王治答应一声,快步过来,向郭行儒的哥哥郭行义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,随即单手夹起旁边的麦秆,抱到牛车上去。
郭行义也不是爱说话的人,招呼郭行儒快些捡麦,自己反而动作更快些。
如此,眼看着夕阳西下,天地间只剩下那么一缕幽光时,郭里正一家的麦田也终于是收割完毕。
郭行义驾着牛车走在前头,郭里正的妻子和郭行儒坐在牛车上的麦秆上,郭里正和王治则走在后头,注意着生颠簸导致麦秆掉落的情况。
“小哥的那个问题,行儒告诉我了。”
王治点点头,问道,“依里正看来,学知识是必要的吗?”
郭里正郑重地点点头,“有必要,而且极有必要。
刚开始,我也觉得小哥说得对,本来学知识就是为了去外面,如果外面不好,那还有什么去的必要?但很快,我想到了封啬夫。
你看,封啬夫学得不多,识字也就那么一些,但是有他在,村子里生的事就不用再靠口头记述,反而是记在纸上,任何时候有疑问都可以对照查看。
便说那日叫人来开会,小哥也在场,若没有封啬夫在,光是安排人去割麦都要花不知多少功夫。
因此,我觉着,学习知识与去外面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,反而是与自己过得好不好有着必然联系。
掌握的东西越多,能应对的局面也就越多,咱们的生活自然会越来越好,而不是更差。”
王治太钻牛角尖了,总觉着是一身的学识才导致他沦落到了如今的地步,却不知所谓的知识始终是为了个体而服务。
或许知晓得越多,确实会更加痛苦,但这并非抛弃知识的理由,相反,更应该奋起直追,用更多的知识越过迷惘,以达上境。
沉思稍瞬,他点头道,“还请里正让我来教授村中小孩,保证让他们每人都能写字识字。”
喜欢四方飘摇请大家收藏:(yg)四方飘摇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~_~~_~
~